【“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探寻凤韵红脉 传承小岗精神 诸侯快讯ok1122登录入口教师教育学院赴 凤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0浏览次数:12

为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划时代的壮举,传承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72日——718日,诸侯快讯ok1122登录入口教师教育学院“寻红色足迹 忆峥嵘岁月”红色艺术之旅实践队走进凤阳县,在凤阳这片红色热土上,用艺术表达赓续红色基因,触摸民族根魂,感悟时代使命,以青春实践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该团队成功入选“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专项省级团队。


邂逅凤阳古韵:探寻历史与文化的奇妙交响

凤阳县素有“花鼓之乡”“改革之乡”“曲艺之乡”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重美誉,文化底蕴深厚。 72日上午, 实践团踏入凤阳县博物馆,感受古中都的辉煌与典雅。展馆内,蟠龙石础见证皇城威严,史前文明展唤醒神秘记忆,金发冠折射明代审美,中都城模型再现工匠智慧,花鼓艺术承载百年文化,每一件文物都是解码凤阳历史的“钥匙”。实践团成员在这里触摸历史脉络,感知文化温度和历史厚度,深刻理解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72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凤阳县文化馆,国家级非遗项目凤阳花鼓的激昂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省级非遗传承人肖庆红以一曲《鲜花调》展示了凤阳花鼓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在肖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鼓槌学习花鼓动作,亲身体验这一传统艺术的精髓。访谈中,肖老师分享了她的传承故事,她表示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要坚持守正创新,为此,她大胆尝试将花鼓与健美操结合,编排成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健身操。实践团成员被肖老师透在骨子里的热爱和坚守深深打动,更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与文化担当。


对话改革热土:循迹小岗故事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已经写入小岗村的历史记忆和发展基因中。带着这份敬畏之心,73日,实践团走进小岗村,在“当年农家”,那张按满18枚红手印的“生死契约”静静陈列,视频展示柜中老支书严金昌的深情回忆,让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了“小岗精神”的内涵。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馆内泛黄的工作日志、穿过的旧布鞋、磨损的电动车钥匙等展品,展示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任职期间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做为新时代青年,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与“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关友江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改革故事与奋斗历程,亲历者以最真挚的情感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小岗岁月,曾经只是书本上的文字现在已变成鲜活动人的“故事”,使得队员们对“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耕耘实践出真知。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参与“分田到户——责任田劳作体验”劳动实践课程,大家手持农具、脚踩泥土,亲身体会农耕的辛劳,尽管天气炎热,队员们始终保持积极状态,分工协作,理解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


精神代代相传:书写青年担当与文化振兴的时代答卷

在这片改革热土上,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小岗村的改革故事为蓝本,创新设计了红色主题绘本,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将小岗村的传奇历程娓娓道来。同时,以凤阳花鼓为主题,将花鼓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小岗村的红色精神完美融合,精心编排了原创舞蹈。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化身热情的讲述者,走进学校课堂和广场集市,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岗村的变革与丰收。


为了让小岗村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实践团成员还通过拍摄纪录片、制作微团课等文化艺术形式为小岗村精神的创新性传承注入青春智慧。

   “非遗文化是民族的根,红色精神是前进的魂。”当实践团踏上归途,凤阳那激昂的鼓点与伟大的改革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每个成员的心中,成为青年学子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源泉。实践团成员将带着这份赤诚,继续深入乡野沃土,用艺术语言讲述改革精神,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文/蒋志星、汤重 /侯厉娜、胡佳逸 初审/左劲中 终审/胡传双)